数学课堂如何活跃课堂氛围 数学太抽象了如何教学会可以便于理解?

[更新]
·
·
分类:行业
3133 阅读

数学课堂如何活跃课堂氛围

数学太抽象了如何教学会可以便于理解?

数学太抽象了如何教学会可以便于理解?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才能,不仅来自于课堂,还来自于现实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衔接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如何把握数学与生活的衔接,提高教学效果,我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数学语言生活化,理解数学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言语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抽象化的数学使学生形象地接受、理解。一个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实则里面蕴藏着生动有趣的东西。鉴于此,教师的数学语言生活化是学生引导理解数学、学习数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心理特征等个性心理倾向,在不影响知识的前提下,对数学语言进行加工、装饰,使其通俗易懂、富有情趣。
如认识“ <”、“>”,教师可引导学生学习顺口溜:大于号、小于号,两个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于,开口在前是大于,两个数字中间站,谁大对谁开口笑。区别这两个符号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这个富有童趣的顺口溜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区分。
又如把教学长度单位改成“长长短短”把教学元、角、分改成“小小售货员”,把比大小说成“排排队”等等,学生对这些生活味十足的课题知识感到非常好奇,感到学习数学很有趣。
二、数学问题生活化,感受数学
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因此,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旅游问题等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比如: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用到估算,要求学生估算一下每天上学到校需多少时间,以免迟到或估算一下外出旅游要带多少钱,才够回来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如此切身的问题感受到学数学的价值所在,更是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的最佳途径。
三、数学情境生活化,体验数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境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提供这样的思维环境,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觉到在课堂上学习就像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数学问题一样,需要大家一起来实践解决,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集体的共同研究,最终得出学习结论。
如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到操场上选定一个建筑物,让学生站在不同角度看这个建筑物,体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个物体时,所看到的形状的变化,并用简单的图形画下来。也可让学生在方格纸画出示意图:假设图书馆在学校的正东方向200米处,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500米处,医院在学校的正南方向1000米处,车站在学校的正西方向800米处。学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在方格纸上确定适当的单位距离,标出相对位置后,教师再及时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交流,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又如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组织学生开展一次“我是一位出色的售货员”活动,让他们在逼真的买卖中掌握、消化和应用知识。再如,相遇问题应用题教学,教师采用学生登台表演,情景再现的方法,把抽象的相关的各种数学术语让学生迅速地理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高效率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四、数学作业生活化,运用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 ,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由于课堂时间短暂,所以作业成了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成了创新的广阔天地。学生适当运用课堂内容的自然延伸,能从广阔的大千世界中学习知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欲望,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可以测自己和父母的身高,从家到学校的路程认识了人民币可以用自己零用钱买所需要的东西学习了统计知识和百分比应用题,可以去统计本校学生人数。

教小学和初中数学的老师,该如何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呢?

1.
首先得明白数学思维方法有哪几种。
转化思维,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的时候,能够通过改变问题的方向,从不同的角度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来使问题变得简单清晰。
逻辑思维是在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够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思维过程。
求异思维是指对已经司空见惯的或者已经成了定论的事物或者观点能够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对应思维是指在数量关系之间能够建立一种直接联系的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系统思维是指在解题的时候,能够对具体的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类比思维是指能够将陌生的不熟悉的问题与熟悉的问题或其他事物进行比较,从而发现知识的共性,找到本质。
形象思维是指能够用直观形象的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2.
上课时重点听老师解题时的思考方法。
孩子在听老师讲课的时候,数学课上一定要善于听老师解题的思考方法,不要就题解题,而要把握解这一类型题主要运用哪些思维方法。
3.
解题时,尤其是对于错题,要善于举一反三。
对于自己出现过的错题,一定要善于分析错因。总结出解这类型的题要运用哪些思维方法。不仅这道题会解了,还要找出相同类型的其他几道题,重点的练一练。数学既要总结,又要做,在做题当中训练,因为数学能力是做题做出来的。
不做题,只总结,你会发现有些题一看就懂,但是就是不会做。想要会做,并在考试的当中做出来。一定要真正的通过做题来进行训练。
4.
在小学和初中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想进行思维训练,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别人讲题。
先把一道题给别人讲明白,你就要把握住这道题重点的思维方法。
所以遇到自己也理不清的题,如果你能给别人讲清楚,再讲的过程中你就理清楚了。
我是禾页老师,欢迎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