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吊脚楼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古老的湘西苗族为什么要住吊脚楼?

[更新]
·
·
分类:城市
3041 阅读

土家族吊脚楼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古老的湘西苗族为什么要住吊脚楼?

古老的湘西苗族为什么要住吊脚楼?

谢邀,其实居住环境尤其是房屋的建筑环境世界上任何一个有人居住的地区都给出了回答,只不过我们每天在用这些约定俗成的条条框框,但却没有深究为什么,因为大家都这么做所以我也这么做。好了不废话,开始回答。
首先从大的方面说世界上任何人类聚集区尤其是城市,在选址的时候有这么几条:一是地势平坦,二是靠近水源,三是附近有山和林地能够规避洪水之类的自然灾害同时能够提供燃料和木材等资源,四是交通便利,五是城外平摊土地适宜耕种,实际上适宜耕种最重要,因为有了固定的生产资料的来源又有前几个优势人们才会定居并聚集在这里形成城市,六是采光。当然还有其他原因,但是满足这几条就已经是风水宝地了。当然我说的这些仅限于中国内陆,海边和沙漠还得替换几个因素。你可以看看汉中平原的西安,蜀中平原的成都,关内的北京,国外的东京,汉城,平壤等等都遵循这一守则。
这是城市选址,那一户人家的居住选址呢?其实也是遵循这些守则。可是有人问这个和湘西寨楼有什么关系,有啊,题主说的这些民族的居住地多雨多水少日照,地势处于山区崎岖不平,貌似根本不适合居住。但这也正是吊脚楼的意义所在,将房屋的地面抬高,或者说人为的制造一个平原,刚好能建一座房子。同时相对高度高了正好能获取更多的日照资源。其实这也正式人类改变环境和智慧的体现。
在看探险纪录片里,贝爷每次在雨林或者潮湿多雨的林地冒险,都会在睡觉前选择将自己抬离地面,而且会喋喋不休的告诉观众,这样做能够远离地面的潮气有利于保暖,有利于避开地面上的虫蚁猛兽毒虫等不利的因素。这些也正是吊脚楼的意义所在!
同时吊脚楼还能避开由于长时间下雨而产生的洪水等不利因素!而且还能够拓展土地得利用率,平原地区利用土地都是再找一块地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比如建一座仓库或者养殖地,因为平原人们更容易赶到自己的目的地,这就更能好好的保护自己和自己的财产,而山区不可以,做这些显然动物更在行,如果失去了某些条件人类脆弱的不忍直视,但是在房屋附近有火源和房屋的保护就大不相同了,吊脚楼的一层刚好能规避不利因素,从而得到和平原一样的效果。
还有一点,苗族等民族不是一开始就住在哪里的,就算是一直在山区也一定居住在山区里最接近平原条件的地区,因为他们也需要生产资料耕地。但为什么去了那里呢,舌尖上的中国里给出了答案,躲避战乱。至于什么战乱,和谁的战乱我就不说了,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
所以吊脚楼的普及或许也是一种无奈吧!

你见过的少数民族“吊脚楼”有什么特色?

曾到湘西凤凰古城游览,见过苗族、土家族的传统民居“吊脚楼”,亦称之为“吊楼”,我所见之吊楼或沿着沱江两岸或依山而建,大多为两层或三层的木石结构楼,下面一层是柱子支撑,多放置杂物或养殖家畜,可以起到通风干燥的作用。二楼三楼住人,大都建有阳台、栏杆扶手,可以晾晒衣物,可凭栏远眺,可接待朋友,可烹茶饮酒,实为当地的舒适住宅。这样的设计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长期发展而来,充分显示了少数民族应天顺时因地制宜的智慧。
那年游览土家族吊脚楼,领略了土家族吊脚楼的风姿,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小律:
《烟雨凤凰城》
(凤凰古城,夜幕下华灯楼船处处笙歌,游人如织商贾
云集抛掷年华,只有在清晨雨巷,才可领略沈从文笔端流淌的诗情和黄永玉淡抹浓妆的画意!)
细雨微风江水青,
凤凰栖梧土司城。
笙歌夜夜唱春晓,
远客熙熙曙色生。
吊楼青石滋弄巷,
湿花碧伞漾清音。
画图一卷看不尽,
桥廊卧水两卿卿。
—20170313凤凰古城
????? 注:
1)江水:绕凤凰古城之沱江;
2)土司城:古时苗族、土家族首领土司据此得名;
3)吊楼:少数民族吊脚楼;
4)桥廊:江面窄处,有的桥就是一座阁廊,如“雪桥”、“红桥”。